fjrigjwwe9r3qx_article:content
■橡子/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07月09日
如果一个地方的政府,只关心上市了多少数量,而不关心质量,不关心单体上市公司的规模、行业整合能力,不关心提升公司价值,必然会出现上市不断、退市不断的现象,这不仅是资本市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一个区域经济资源的损失
当股市的估值水平提高,当“泡沫论”成为主流话语,扩容就被看作防止市场进一步“泡沫化”的良药。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的确需要有效供给的提高,但是,争先恐后的上市运动中潜伏的问题也值得警惕。
如何从不同角度客观看待此轮扩容机会呢?本报评论版与无锡尚德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常务理事费国平律师的对话,也许能对市场有些启发。
上市是加油站,不是目的
《第一财经日报》:无锡尚德成功上市创造的财富故事,令很多企业羡慕不已,目前的高市盈率和扩容导向,让不少过去并不打算上市的企业,也都跃跃欲试,两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施正荣:以市值为代表的财富,是一个会随时变动的数字,就我而言,上市是为了获得企业不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我的个人财富。因为,上市与不上市,我的生活水准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然,客观上我个人所拥有的财富,通过资本市场量化了,使得创造的价值能够直观地看到。如果仅仅为了放大财富或者其他目的而上市,对于企业发展以及企业家个人而言都是危险的。对于每个拟上市的企业而言,我想都有必要先问问自己,企业上市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费国平:施总作为成功上市的代表,他的话对已上市和准备上市的企业应该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不必然具有可复制性。当前,为了捕捉这一轮高市盈率条件下的财富放大效应,谁也不甘落后,一场全民造市运动正在风起云涌。
一些并不具备条件或者原本不打算上市的企业,在政府助力下或在左邻右舍上市后的攀比效应下,为上市而上市。一些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了满足上市的应景需要,有些企业甚至不惜粉饰财务数据,篡改发展历史。对个人财富放大、高发行价和市盈率的追赶,成了上市的目的。
《第一财经日报》:当前的上市热浪,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期待,那么两位认为,上市与否如何选择?上市后又该做些什么呢?
施正荣:上市不仅会增加运营和治理等经济成本,从非公众公司变成公众公司,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合一的公司而言,你就像是一个驾驶员,不仅要对所有搭乘你的车的股东负责,还应对道路上其他有潜在利益关系的人负责,不能因为手握方向盘而肆意妄为。这种责任是持续的,而不是一时的,你和投资者之间是平等的股东关系,公众公司制度使得投资者可以随时选择退出投资,当投资者选择抛弃你的时候,就是企业丧失再融资能力的时候。
所以,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要关心股价的涨跌。要把上市当作企业不断发展的开始,上市后更要为企业能够不断获得融资,做好可持续发展规划,否则,做大做强、谋求百年发展就会变成一个口号。
费国平:是的,上市重要的是获得了一个持续融资的机会,获得一个与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分享回报的利益机制。上市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是市场的需要,但这不是企业的目的。企业上市是起点,是加油站,不是终点。
严格监管能保持一、二级市场健康持续,但却增加了企业的守法成本,对希望获得不断融资的企业而言,接受监管是必要条件。虽然发展中的市场,股价不能代表公司价值,但不关心股价涨跌,起码说明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或者发展目标不清晰。
上市前不惜一切推动上市,上市后忽视企业发展的关注,忽视企业的再融资功能,把上市视同一劳永逸,这也是导致一些企业上市后业绩越来越差,甚至退市的原因。
转型期的商业机会正在减少
《第一财经日报》:一看到某个企业融资或者上市成功,不考虑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大家就一窝蜂拥上去,这种现象不仅会破坏市场的格局和价格,也会让盲目跟风的企业最终蒙受损失。施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施正荣: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时机。比如,我们上市后,很多同行也都开始准备上市,这还属于正常,但过去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不考虑是否拥有这个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也往行业里面挤。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欢迎竞争,但我希望这种竞争是一种理性的竞争,是一种健康的竞争,而不是靠消耗资源、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尚德上市后,我们不仅通过构筑我们的上下游产业,稳定我们的供应体系,而且通过围绕技术创新,改进工艺,从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降低成本,完成全球的产业布局。
《第一财经日报》:刚才费律师提到了尚德的不可复制性,怎么理解呢?
费国平:企业所拥有的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是不同的,企业的文化和价值取向,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等各种差异,导致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这种能力是不能复制的。施总个人的背景,以及企业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和团队,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欧洲突然间放大的需求,这些都无法复制。
把个案的成功作为标本,模仿、跟风,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存在,重复建设和投资,不仅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也恶化了各个行业的竞争环境。价格战让所有企业成为受害者,微利甚至保本,使得企业创新、拥有和吸纳优秀团队、完善公司治理等所需要的资金,根本没有来源,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发育和转型的市场,到处都是商业机会,这个阶段跟风也能获得成功,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基于转型期的商业机会正在减少,因此,投资和建设必须开始转向理性,不能再简单模仿和复制其他企业的商业模式。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决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设计符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时点,选择合适的扩张阶段和模式。
走出“上市-退市”怪圈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只有获得了信息的投资者,才买本地公司的,没有信息的投资者不买本地,这就说明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问题,因为,公司的质量是不是真的好,所在地的股民最了解。
施正荣:股民决定是否买公司的,取决于公司的可信程度和公司的发展状况和潜力。一个上市公司能够如实地及时地向股民们披露公司的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股民们会根据专家和自己对行业及公司的判断,决定是否购买公司的。哪怕公司在近期的经营业绩不佳,但发展前景很好,股民们会趁机在低价阶段购入,期待在公司业绩变佳时,公司的股价攀升而得到回报。
总之,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随行业和市场的变化而波动,股价也会随之而起伏。但是一个高质量的公司永远会如实地和及时地向股民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不断地为股民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
费国平:上市公司的质量与产品的质量不能当作一回事情。上市公司质量应当更多强调信息真实,一切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充分被投资者了解。至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应当由投资者根据这些信息的质量,自行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公司价值的提升,是企业管理层持续和应当始终关心的内容,是地方政府应当关心的问题。如果本地投资者不投资,就说明或者是没有投资价值,或者是披露的信息与本地投资者观察到的信息不一致。
如果一个地方的政府,只关心上市了多少数量,而不关心质量,不关心单体上市公司的规模、行业整合能力,不关心提升公司价值,必然会出现上市不断、退市不断的现象,这不仅是资本市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一个区域经济资源的损失。
上市公司质量不在准入条件 而在信息真实全面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济总体一直看好,但以前股市并没有起到晴雨表的作用。这两年,在股指不断攀升下,上市成为企业的时尚,股市扩容的呼声越来越高,两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费国平:决定市场价格的是供需平衡,基于这种基本认识,在股指不断上扬时,增加供给成为最好方法。但由监管者决定供需平衡时,大跃进式的扩容,不仅会造就政策市,甚至个别官员的非正式表态、学者的几句话、投资机构的观点,也能一言兴市。
作为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的交易市场,应当将选择权交给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不在于准入条件,而在于卖方信息的真实全面,有无欺骗和隐瞒,由买方决定买与不买,自己承担风险。由监管者决定谁可以上市,何时上市,这种计划供应的痕迹,不仅会埋没市场发现价值的功能,也会导致市场自我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失灵。
监管资源的错配和导向上的偏离,会令企业、地方政府、投资者不关心质量、行业趋势和增长潜力。改革发行方式和条件,才能解决审而不批,才能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于监督和查处欺诈等违法行为上,核心是保护投资者权益。
施正荣:在中国股市的监管还不是很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股市的投机行为是难免的。很多人赚了,但失败者也大有人在。作为投资者,必须在清醒地分析市场、认清行业、了解公司的前提下决定投资。作为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应本着对股东负责,对股民负责的态度,本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真实、及时地向股民们披露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计划,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同时,企业要注重回馈社会,实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