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律师事务所发布日期:2015-04-15
之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知识指导实践,以攺善客观世界;实践的结果不仅验证了知识,还改变和丰富了主观世界,当然是“不亦说(悦)乎”。
朋友指志趣相投者,有相同的求知兴趣,自然能够谈论共同的话题,或探讨交流或辩论反驳,使自己的知识能够深化或修正,古代人口稀少,读书人的比例很小,又交通不便,能够同仁相聚讨论学问,当然是“不亦乐乎”了。
然而学有先后、各有所专、天赋各异,必定有别人不能理解自己的时侯,而且也未必是人家不理解,可能是自己学问不精观点错误,这时就可能产生怨怼情绪,以为别人不理我。
孔子教导我们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即使自已正确也不要埋怨别人不理解。这才是高尚的“君子”。孔子在此并未言及不愠的情况下如何作为,笔者理解,首先要根据对方意见反思观点,如果还是认为自己正确,则要坚持并进一步阐释。孟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之谓。
作为法律人,孔子上述言论至关重要。无论是律师、法官、检察官都从事的是运用法律法规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必须学而时习之,习而时学之;同事之间应当多探讨研究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正如培根所说“辩论使人明智”;自以为是、先入为主、不听取他人意见是司法工作的大敌;总觉得怀才不遇、别人不赏识自己,是提升自己最大的障碍。
重拾儒家思想,提高自我修养,将是法学教育的重要补白,对营造出和谐、秩序有效的司法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之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又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重要的弟子,其言论应该是最直接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这段关于孝悌的言论是儒家的核心理论。儒家思想主要论述人际关系,大至天下国家,小至宗族家庭,以人际关系的原则为绳矩,通过日常生活的修为达到克己守礼。
儒家很少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偶有论及也是借以说明人伦关系。
孝,乃对父母及长辈的正确态度,不仅包括对自己家族内部长辈,也包括长辈的亲友的正确态度,包括的范围很广;同样,悌也不仅包括对自已兄弟的正确态度,也包括亲朋好友同事国学等同辈人的正确对待。孝悌的对象几乎包括了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是基本的行为准则。如何对待他人,其前提必须是对自已和他人以及自已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个准确的定位。两千年前的社会关系以等级秩序为特征,与当今社会有太多的差异,但按照所处社会的规范确定自已地位并确定自已与他人的关系却是永恒的规则,用法律概念来解读就是权利义务关系。
人人守孝悌自然社会和谐,矛盾减少到最低,反叛社会规则的事自然少有发生。
君子所务之本,应指恪守权利义务。本立而道生之道,当指和谐的社会规范即“良法”。道教之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更宏观的宇宙本源,儒家之道的概念似不同于道家,孔子曾师于老子仅是传说。但从孝悌是人伦之宗的意义上讲,两家道的含义也相近。
于法律人来说,凡事厘清权利义务关系,权利的行使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义务履行尽心尽力,同时遵从其他社会规范,做模范遵从道德规范的知识分子,实现依法律为主要规则的和谐的现代社会关系则为期不远矣。
之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指花言巧语,令色指讨好别人的样子。花言巧语刻意逢迎讨好别人的人,很少是仁者。此处孔子把巧言和令色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鲜矣仁”的形象,如果只是巧言没有令色,或者只有令色没有巧言,则不是判断是否“鲜矣仁”的对象。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通常解释为爱人。爱别人是一切高尚品德的起始,善良、同情、热情、勤劳、勇敢等等皆根源于爱,也就是仁。仁有天生因素,也有后天修养的因素。
为什么巧言令色的人通常不是真正的君子呢?盖有以下因素:
一、恩格斯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常情况下人应该直接表达真实思想,如果挖空心思用花言巧语并谄媚逢迎,说话者就可能有其他目的,或者编造谎言,或者掩盖真相,或者编织陷井。笔者在长期律师生涯中也经常遇到当事人热情急切的表白,稍加注意观察,就会发觉其另有心机。
二、言语谨慎才可以表达正确的判断。语言的功能主要在于交流,交流的基础在于倾听,只有在充分明白交流对象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有充分有效的沟通。法律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搞清事实和没有明白别人意思的情况下夸夸其谈。孔子非常重视表达的方式和态度,论语中多处谈及,有“敏于行而讷于言”的教诲,也有“仁者,其言也讱”的赞赏。
值得注意的是,该段言论是不完全的否定句。孔子并未说巧言令色肯定是不仁,而是“鲜”有仁。现实中有的出于善良本意的花言巧语和谎言,可能体现了行为人的仁心宅厚和公平正义信念。
之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名参,是孔子思想的传人,论语记载孔子曾嘱咐其“吾道一以贯之”,并将孙子子思托孤于他。
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承诺了?孔子之道是否践行了?
儒家的学术特征之一就是知行合一,治世和修身并行。不断反省是提高自身的重要方法,反省内容包括忠以做事、信以作人、践行理想。
此处的“三”有虚指和实指两种理解,但对理解本文无差异。“习”应理解为践行,和“学而时习之”同。先秦语言中“习”没有复习的意思。传,是指孔子传授的学说,即“所传”。孔子所传虽然包括专业知识,如“六艺”中的御、射等技艺性的知识,但显然该等技艺性的知识不能天天践行,所以主要是学说、思想。
忠于受托之事,是尽己所能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发挥知识和才能实现理想的必要途径,更是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现实要求。诚信是儒家的大德,是君子作人根本,论语中还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言论,诚信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社会合作能够正常开展的前提。儒家以弘扬本家思想为己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宣扬儒家思想,把每天的行为与孔子学说相对照,日日检省,曾子宏道之坚毅可见一斑。
本篇于我们法律人的教义,一在于自我反省的精神,二在于对专业的孜孜以求,三在于对具体业务的勤勉尽责和与人交往的真诚守信。
之五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孔子训教弟子的一段话,一般解释为:你们(指弟子)在家应遵守孝道,出门应遵守悌道,言行谨慎并诚信,广泛地爱众人,并亲近仁德之人。这样做了,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那就学习文化知识。
笔者认为上述理解有的地方似可商榷。第一,遵守孝道的地方未必仅限于“入”,遵守悌道的地方未必限于“出”,家中也有兄弟姐妹,悌道也要遵行,在外也有老师尊长,也要遵行孝道。“入则孝,出则悌”应该是古汉语普遍存在的语法现象“互文”,应理解为“在家在外都要遵行孝道和悌道”,这才能和后面的“泛爱众”思想相统一。第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在古汉语中作为文化知识的含义很少见,在论语中没有发现有作为文化知识含义的用法,而且这样解释也否定了前面的行为属于文化知识。孔子的主张是学而时习之,也就是先学,然后不断实践,前述解释,却是先实践,有余力时再去学习,和孔子主张不相符。本人认为,此处的“文”与论语后面一则“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的“文”含义相同,是外表的优雅优美,和“文过饰非”的“文”相近,是和质相对的概念。这段话前面的意思,是孔子要求弟子做到的仁的实质内容,即内心动机的纯正,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注意学习表达方式方法的优雅得体。
孔子的教诲,提醒我们无论什么场合都要注意言行,不能妄言乱行;内心的善良动机很重要,人人动机善良,且都相信他人的动机善良,则社会和谐天下大治;仁德是根本,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使人容易接受。
作者: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上海合伙人 寇树才